家人都有保險,朋友都有保險,同事也有保險,路上隨便踹一個人問他有沒有保險,

答案肯定的機會也很大,保險是什麼鬼啊,不保會死人嗎?

保險業代和DM喜歡用每日保險費與意外理賠金來做明顯對比,EX. 每日只要50元,

可得到100萬的人身保障。一般人都會倒抽一口冷氣,哇~~這未免太爽了,

一個排骨便當就不只50元了,兩者差了20,000倍。

才不到一個便當的錢耶,不保的人是白痴...

可是你知道每天存50元投資,投資報酬率5%,持續20年,資本額會變成633,626

假若是投資某A公司的股票,報酬率是8%,持續20年,則資本將膨脹到驚人的901,968

講這幹嘛? 我試著比較拿相同的錢,究竟拿去投資錢滾錢比較有利還是拿去給保險公司花比較有利?

看到這裡,一定有疑問,看起來好像是繳保險費比較划算耶,

我不能否認,若在20年內死掉,確實是保險比較有利,但我們會不會在20年內死掉?

沒人知道,變成一個機率問題,若40年後才死掉呢?又是誰有利?

所以我們可以推導出下列的曲線圖

graph.gif 

簡單來說大約在第23年後死掉是投資有利,23年前死掉是保險有利。

常聽到有人說隔壁小王年紀輕輕,也不抽煙不喝酒,突然檢查出肝癌沒多久就走了,

樓下小林拿到年終獎金,出國去玩飛機失事也走了,所以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誰知道能不能見到明天的太陽,所以保險很重要。

不過,我只知道台灣目前平均壽命,男:76,女:82(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假若從20歲開始選擇投資或保險,一般來說在20年內死掉的機會真的不太大,以常態分配來說的話。

我一直在想怎樣樣的保險是公平的,當然各家條款都有所不同,基本的觀念是一致的,就是

A*P=I , A是理賠金,E是意外發生的機率(註1),I是保險費

若A*P>I, 我們可以說它是划算的保險,若A*P<I,那它就是不公平的保險,

可是現在的保險等式都是A*P+Commission+Operation Cost+...=I , A*P 必定小於I,

上述這個等式要說的就是我們付出的保險費中隱含了許多保險公司營運成本和佣金,

讓我們的保險契約註定是一個不公平的保險。

保險不是毒蛇猛獸, 也沒有一定要保或不要保,只是用"鐵齒"回應我的不保險之前,

是否經過仔細算計? 凡事都有風險,除非是0%或100%,否則都有不確定性,

重點是你對風險的忍受度多少,忍受度低,只好選擇讓保險公司不當得利,

反之就和我一樣向保險說不吧~

對了,23年後的1百萬會縮水成66萬,依照行政院主計處http://www.dgbas.gov.tw/

消費者物價年增率計算,40年後的1百萬會只剩16萬,這裡所指的縮水是指扣除物價上漲影響後,

相較現今物價的價值,

EX. 現在100萬可以買Camry 2.4 , 23年後只能買Altis 1.8 ,

40年後只能買2台150CC的機車了。

我想說的是現在看似天價的保險金,等到N年後請領時,它所代表的意義也許沒有那麼爽了。

註1 舉例來說,有一個雙人賭局,1人為莊,1人投注,規則是猜骰子的點數,

      猜中了可以得100元,若你是莊家,每局參賽金應該定多少?

        至少要$16.6元以上才會賺,因為機率是1/6,長期來看,

        大約投六次會中一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v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